关于古代近视这个问题,我们都有同样的疑惑,他们视力模糊了该怎么办,如果是视力轻度下降还能保证日常生活方便,如果是视力严重退化的情况下,那可就不一样了,影响读书写字不说,就连平时生活都成了苦恼。那么,古人近视了,是怎么解决视力矫正这个问题的呢?
近视是什么时期增多的?
我们知道近视眼的一个很大群体,且每个年龄段的近视人群都是不小的占比,包括我们古代文人墨客都在诗句中都描述出被近视折磨的痛苦。唐姚在《武功县闲居》一诗中这样写道:“薄书销眼力,杯酒耗心神”,古人们废寝忘食的读书,用眼过度,导致近视眼的出现。像唐宋时期几乎大多数文化名人都被视力问题所困扰,比如杜甫、王安石,也曾感叹“老年花似雾中看”。可见对于视力下降的困惑是更古至今都一直存在的,特别是在古代娱乐项目单一,阅读跟学习占据生活大部分时间的时代,对于视力矫正是相当迫切,而他们认为矫正视力最好的办法,就是让眼睛充分得到休息,刘禹锡就建议减少阅读以保护和恢复视力,他在《闲坐忆乐天以诗问酒熟未》诗中提出:“减书存眼力,省事养心王”。
叆叇的出现,拯救了“目盲”群体
为了解决近视这一问题,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中必须为目盲者开辟一条复明道路。据有关专家分析,战国时期的《黄帝内经》,对于治疗近视眼,已经用上了针灸疗法。孙思邈在《备急千金方》中提出的矫正视力的药方多达71方。其中有一种叫“神曲丸”的能够“主明目,百岁可读注书方等治疗记载。
可要实在治不好呢?除了药物和偏方外,就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其他辅助工具。例如南宋时期我国出现的双镜片老花镜,称为叆叇,叆叇是怎么问世的呢?历史上有一位是非婆子史沆,她是个近视眼,导致看断案文书很是模糊,她就想了办法,取水晶,磨成镜,放到眼睛跟前,就能看清了。而这个水晶磨成的镜子,古书当中,就称之为叆叇。它外形跟现在的眼镜接近。这种眼镜的镜框用木片或牛角制成,中间有横梁架在鼻子上,但没有镜腿,使用者将镜框上的细绳系于脑后。
总结下来,殷商时就有近视眼,战国时就有了详细的预防治疗方法。北宋时有了类似于放大镜的叆叇,明朝有了眼镜,但自从有眼镜之后,近视眼好像越来越多了。
从古至今,近视人群仍在增长
时至今日,走到大街上,特别中小学门口,十个人当中,都有五六个戴着眼镜。而科学日益发达的今天,虽然近视矫正技术越来越纯熟,但近视人数仍在大幅增加。目前,矫治近视最常见的是框架眼镜、RGP、角膜塑形镜以及近视手术,而近视越早干预,效果越为显著。
例如:年纪在8-18岁近视患者,佩戴角膜塑形镜是比较有效控制近视度数加深的方式,它通过镜片对眼睛按压的形式,改变角膜形状,使角膜恢复到正常生理状态,达到第二天不佩戴眼镜也能拥有正常裸眼视力效果,从而延缓近视度数增长。到了可以做近视手术的年纪,且满足手术条件的人群,可根据检查结果,结合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近视手术来“彻底”摆脱近视苦恼。
近视防护不可松懈
虽然治疗近视办法不少,但原始视力始终要比后期干预过的视力更好。所以日常用眼习惯也需做好,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,看书写字时,与书本保持一定距离,不定时远眺,调节视疲劳,避免用眼过度。同时,在饮食上也需要注意少吃甜食,研究表明,摄入大量糖分会使体内血液环境呈酸性,造成血钙减少,减弱眼球壁的坚韧性,使眼轴更容易被伸长,引起轴性近视发生或者近视度数加深。因此,从饮食方面多摄入一些有利于促进眼睛健康发育的食物,如富含维生素A,C的水果,如猕猴桃,蓝莓等。个人体制好坏对近视的抑制能力是很重要的。确保饮食均衡,增强身体体质是必不可少的。